小鹿系列竞价软件覆盖百度、360、搜狗、神马四大搜索平台,采用独创的竞价算法,智能精准出价,一键批量查排名,根据关键词位置实时调整出价,降低出价虚高,稳定排名,节省企业预算。
小鹿竞价软件专题介绍:https://www.xiaolutg.com/bidding/fengchao?ref=menu
近日谷歌侵犯用户Cookie隐私遭美政府重罚2250万美元 创史上最高
谷歌被指绕过苹果Safari隐私设置追踪用户上网习惯,侵犯用户隐私。为此,小编搜罗各方信息,向各位读者详细说明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。
Cookie
Cookie通常可以分为两类,第一方Cookie和第三方Cookie,第一方Cookie和第三方Cookie,都是网站在客户端上存放的一小块数据。他们都由某个域存放,只能被这个域访问。他们的区别其实并不是技术 上的区别,而是使用方式上的区别。比如,访问www.a.com这个网站,这个网站设置了一个Cookie,这个Cookie也只能被www.a.com 这个域下的网页读取,这就是第一方Cookie。如果还是访问www.a.com这个网站,网页里有用到www.b.com网站的一张图片,浏览器在 www.b.com请求图片的时候,www.b.com设置了一个Cookie,那这个Cookie只能被www.b.com这个域访问,反而不能被 www.a.com这个域访问,因为对我们来说,我们实际是在访问www.a.com这个网站被设置了一个www.b.com这个域下的Cookie,所以叫第三方Cookie。
第一方Cookie的最大优势是接受率高。一般主流的浏览器的都会有隐私的设置,可以让用户设置是否接受Cookie,接受哪些Cookie。除了 完全不接受Cookie这个设置以外,其他情况下,第一方Cookie都是会被用户接受的(不接受的话,是没办法把那小块数据保存下来的)。
第三方Cookie的接受率不如第一方Cookie,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实现第一方Cookie无法实现的功能。使用第三方Cookie,那么无论用户访问多少个域,都只有一个第三方Cookie,一个属于第三方域的Cookie,网站下所有域都能共享这个Cookie,那么所有的行为都能被关联起来分析。
苹果Safari
苹果PC端Safari的隐私设置中是默认接受第一方Cookie,屏蔽所有第三方Cookie,而iPhone的Safari隐私设置更为严苛,默认屏蔽所有Cookie。
如下图所示【左为PC端Safari设置,右为iphone端Safari设置】:
谷歌发现了什么?
Safari浏览器虽然默认设置严苛,但是还是被谷歌发现了一个漏洞:如果用户跟第三方的广告产生互动,Safari就默认该用户允许第三方Cookie监测,所以就不会屏蔽掉来自第三方的Cookie。谷歌就利用这个漏洞,在用户使用Safari浏览网页时,自动向Safari提交一个子虚乌有的用户与DoubleClick投放的广告之间的互动,这样Safari就会允许DoubleClick在用户的电脑或者手机上植入Cookie。在电脑上的Cookie是临时的,至多24小时就会消失。但是这种Cookie会导致谷歌大范围监测Safari用户,因为一旦某一个第三方植入了一个Cookie,Safari会一直允许它植入更多的Cookie。此举意味着, Google 与DoubleClick配合就能将用户的浏览行为,搜索行为,社区Google Plus账号一一对应,画出用户完整轮廓。
下图为WSJ研究人员发现的谷歌跟踪代码
谷歌的申辩
对此,谷歌方面称此举是为了让用户用Safari浏览网页时,依然可以体验谷歌的+1键(凡是谷歌AdSense投放的广告上都会有这个按钮)。谷歌称这个+1键在其他浏览器上都能正常工作,因为其他浏览器都没有默认屏蔽第三方Cookie,而导致大范围的监测行为则是无心之举。
小编注:谷歌+1类似我们的“喜欢”按钮,与Google+账号相连。如下图,小编用自己的账号测试了下。
尾声:运用这种代码获取用户信息绝非谷歌一家,据WSJ研究人员披露,Facebook,Vibrant Media, WPP集团媒体创意公司也通过这种途径监测Safari浏览器用户,收集用户信息。苹果方面称已经修补了这个漏洞,谷歌也在WSJ揭幕文章发布后删除了代码。一场隐私攻守战喧嚣落幕,唯用户默然无言。
国内的各位广告科技公司们,你们又应用了哪些手段呢?
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干货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