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鹿学院 > SEM营销 > 资讯正文
新风口下,OTT广告如何进行定向和测量?
2018-01-24 11:56 小鹿推广

小鹿系列竞价软件覆盖百度、360、搜狗、神马四大搜索平台,采用独创的竞价算法,智能精准出价,一键批量查排名,根据关键词位置实时调整出价,降低出价虚高,稳定排名,节省企业预算。

小鹿竞价软件专题介绍:https://www.xiaolutg.com/bidding/fengchao?ref=menu

2016年被业界定义为OTT TV(over-the-top TV)广告变现的元年,OTT广告成为数字营销的新风口。在PC、移动端广告几近饱和的当下,智能电视大屏成为数字营销界最新的增长点。据奥维云网《2016中国OTT广告价值蓝皮书》统计,2016年的包括智能电视和智能盒子在内的OTT广告投放规模达9.7亿,而预计到2019年,将达到百亿规模。

小鹿推广,竞价软件,SEM营销

OTT广告势头正猛,但程序化之路尚待探索

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OTT支持数字广告购买策略,如动态广告插入和大规模的定向,但其实,购买OTT广告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手动过程。

“OTT TV广告目前还多是采用比较传统的直接下单,至少电通安吉斯还是采用购买千人展示量的概念去下单的。”电通安吉斯集团安浦菲中国区媒介策略投资总经理阎诚江说。

阎诚江表示,当下OTTTV广告资源购买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作业机制。一种是基于与设备厂商的合作,购买物理设备端的广告资源,如开机视频、关机画面等,其优势在于强制性比较大,到达率、覆盖率比较高。但内容相关性比较低,在对目标人群的捕捉以及市场容量方面,不具优势。

另一种是基于腾讯、爱奇艺、优酷土豆、IPTV、乐视等视频内容资源的OTT广告,可以进行前贴片等多种形式的广告插入。这类OTT资源背后具有媒体自己的DMP,或者有Reachmax这样的广告科技公司提供第三方的AdService,因此这类OTT资源进入程序化,去捕捉更精确的人群,提升TA浓度并不会很困难。

理论上,程序化广告的竞价机制可以整合广告库存和增加广告投放规模,但是并没有很多优质的OTT广告库存进入ADX(广告交易平台),只有某些剩余流量才会进入RTB竞价范畴。当下OTT TV媒体资源宝贵,而颇受广告主青睐的开机视频广告、贴片广告更是媒体的核心资源,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

OTT广告资源代理业务是近两年AdTime重点发力的方向,泰一指尚副总裁李麒表示,“程序化购买将是OTT TV的重大发展趋势,也是包括AdTime在内的OTT广告服务商正在努力的方向,目的是为广告主建构智能的OTT广告投放系统。程序化进程是必然的,但顶级资源进入ADX竞价是当前尚未考虑的。”

人群数据待打通,“TA”级定向就在下一步

虽然购买过程未能程序化,但将OTT大屏人群纳入跨屏营销,进行精准地跨屏识别、互动营销,已成为广告主、营销人、OTT广告投放平台的新目标。

阎诚江强调,播放量、TA(目标人群)浓度、播放频次管理是广告主投放OTT广告中最看重的三个测量维度,4A代理公司的国际化客户,对用户“质”的要求很高。OTT TV广告发展与很多视频媒体发展趋势相似,开始时比较粗旷,只要将资源折现即可。而当广告主定向投放愿意系数升高时,对用户人群的管理会更加精细化,人群大数据也会越来越完整。

在OTT广告产业链中,对用户行为数据收集最全面的莫过于智能电视、机顶盒等设备的厂商,他们可以根据其售卖时累计的客户资料,以及用户注册的账户体系,建立人群样本,采集和分析用户的基本人群信息,通过人群的关联建立用户行为的数据DMP。

李麒说,“建立完善的用户行为DMP,是需要时间的。当用户数据达到足够量级,进而指导投放,就可以满足广告主精准投放的需求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设备商的DMP数据量级还不够大,数据也暂时还未全部开放。此外,要真正打通OTT设备端\系统,进行顺畅地数据对接尚需行业标准的建立。”

由屏到人,为OTT TV广告测量赋能

阎诚江表示,随着OTT大屏广告的发展,秒针系统、AdMaster、尼尔森网联等OTT广告第三方监测公司均提出了一系列OTT大屏的监测解决方案,针对OTT用户的TA浓度、IGRP/iREACH 等指标进行监测,为广告主的OTT投放进行更全面的监测与评估,从而提供决策支持。

“当下,秒针对OTT TV 广告监测的维度与指标,有时段、地域、曝光、户 UV、N+Reach等基础指标,也有性别、年龄、互联网喜好等针对 TA 的指标,并与OTT TV 广告媒体、厂家、代理商全面对接,秒针系统跨屏预算分配平台 XReach 将 60 多个城市 OTT TV 纳入其体系中。” 秒针系统OTT技术和产品的负责人刘沛介绍。

在PC和Mobile时代,由于设备的独占性较强,行业内默认为一台设备就对应一个人,但OTT广告的展示是通过互联网电视大屏,它本身具有家庭属性,而非个体,所以对于设备的识别即是对个人识别的方法在OTT TV上并不适用。由此,对于OTT TV的营销效果测量还需要解决“由屏到人”的识别问题。

刘沛透露,为了完善OTT收视行为监测,秒针结合15万个线上调研的样本数据,使用UserGraph跨屏大数据算法打通PC、Mobile和OTT大屏,建立80万户、260万人的Panel库,将一次设备曝光计算到家庭个人曝光。此外,秒针通过自有调研APP“任务家”发布任务,收集用户收视日记卡数据,验证、优化户到人的算法,2017年内“任务家”APP计划保持活跃用户量达一万。

对于OTT TV广告的归因,数字新思创始人兼CEO、秒针营销科学院科学家谭北平认为,当下用户在OTT上直接完成点击转换购买的习惯并没有养成,OTT TV的主要定位是与其他媒体的协同,进行品牌营销。因此,OTT广告归因与效果型数字广告的归因不同,不能以简单的短效归因为主。在归因方法论上,应当把触达用户的所有媒体曝光、用户的行为、以及购买联系整合到一起,进行长效归因,而将OTT TV的设备ID 与广告监测ID、以及用户ID相匹配,真正实现用户信息数据打通,是进行长效归因的前提条件。

小鹿推广,竞价软件,SEM营销

卧龙

百度

点睛

搜狗

<< 上一篇

以色列创业公司AppsFlyer获5600 万美元C轮融资,在移动时代推动营销效果评估

下一篇 >>

专访 | Adbug CEO张迪:中国广告如何实现可见性透明化?

相关资讯

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干货资讯

400-998-80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