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鹿系列竞价软件覆盖百度、360、搜狗、神马四大搜索平台,采用独创的竞价算法,智能精准出价,一键批量查排名,根据关键词位置实时调整出价,降低出价虚高,稳定排名,节省企业预算。
小鹿竞价软件专题介绍:https://www.xiaolutg.com/bidding/fengchao?ref=menu
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查尔斯?克洛弗北京报道
在全球对Facebook广告和谷歌(Google)大数据的可达目标范围的还在日益担忧之际,中国发生的事情却似乎与此相反。本周,社交网络微信(WeChat)用户正对信息收集程序的“歧视”提出抗议。
一些用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刷出宝马(BMW)广告,而另一些人却刷出其他广告,这在微信朋友圈引发抗议,微信是一款热门聊天应用,据称拥有4.68亿用户。很多用户主要的担忧不是隐私,而是抱怨他们的个人数据被采集后却遭忽视,这令他们感到羞辱。
“我刷新了一遍又一遍,仍然没有看到宝马广告……今天我很郁闷,”一名微信用户表示,“我甚至都没资格看到宝马广告吗?”
这则广告是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互联网巨头腾讯(Tencent)首次试图通过这款应用赚钱,在2011年推出后,这款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功。据腾讯称,此次朋友圈广告针对特定用户,旨在展示大数据与社交媒体结合在一起的巨大力量。
上周日晚,微信用户注意到3则广告之一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页面上。一部分后来被推测为最时髦、最富有而且可能颜值最高的用户刷出了宝马广告。其他用户刷出的则是手机公司Vivo或者(更糟的)可口可乐(Coca-Cola)的广告。
用户的不满情绪迅速出现。一位微信用户抱怨道:“连腾讯都发现我只买得起可口可乐,而且我终生都买不起宝马。”
关于腾讯根据何种标准来定位广告受众,各种理论层出不穷。一些人发现,苹果IOS用户收到的宝马广告最多,其他传言是,宝马广告只发送给位于一线城市、年龄在19岁至50岁的用户,或者那些在移动支付方面支出超过某个标准的用户。最要命的是这种说法,这种算法实际上是根据用户头像判断他们有多好看、多成功以及他们的朋友是谁来对用户进行归类的。
一些人认为,他们被归入较低的社会阶层,还有一些人则对整个事件嗤之以鼻,例如微信用户Ball-dribbler Pikachu写道:“我的车库已经没有地方再放一辆车了,但腾讯不应该这样不尊重我!”
还有一些用户抱怨称,问题并不是他们的个人信息被一个冷漠无情的算法所利用,而是他们认为微信的软件做的很不好。
译者/梁艳裳
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干货资讯